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公平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权益是法律明确规定的核心内容。然而,现实中仍存在征收部门未依法履行义务,甚至对类似情况采取差别化对待的现象。本文将以一个真实案例为基础,结合法律规定,分析被征收人如何依法维权。
张先生(化名)家的承包地被全部征收,按照《土地管理法》和《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征收部门应当为失地农民办理失地保险(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但当地仅按区片综合地价给予了补偿,未落实社保安置。然而,与张先生情况相同的邻村李某一家,不仅获得了高于区片综合地价的补偿,还顺利参保。这种“同案不同处理”的做法,明显违反了法律规定的公平原则。
1. 足额支付补偿费用
《土地管理法》第48条规定,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补偿内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农村村民住宅及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2. 必须落实失地保险
《关于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7〕14号)明确规定,征地部门必须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其长远生计有保障。若承包地全部被征收,农民失去生活来源,政府必须依法办理失地保险。
3. 禁止差别化对待
《宪法》第33条和《土地管理法》均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征收部门不得对情况相同的被征收人采取不同补偿标准,否则涉嫌行政违法。
三、维权途径
1. 申请政府信息公开
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征收部门公开征地批文、补偿安置方案及社保费用的落实情况,核实是否存在违规操作。
2. 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若征收部门未依法履行社保安置义务或存在不公平补偿,可依据《行政复议法》或《行政诉讼法》提起复议或诉讼,要求其纠正违法行为并赔偿损失。
3. 向上级部门或纪委监委举报
若发现征收中存在贪腐或滥用职权行为,可向自然资源部门、纪检监察机关举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四、律师建议
1. 收集证据
保留征地公告、补偿协议、相邻地块补偿标准等材料,必要时通过录音、录像固定证据。
2. 专业介入
征地案件涉及法律程序复杂,建议委托专业律师介入,提高维权成功率。
第五、结语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法律为被征地农民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若遭遇不公,务必勇敢拿起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公平正义不会缺席,但需要每一个公民的积极争取!
Copyright © 2022 北京中辽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2022027106号 北京中辽律师事务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楼金贸大厦C2座6层605/606 电话: 010-68334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