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调”是2019年启动的全国性国土调查,目的是摸清我国的土地资源,保护耕地红线。但在实际执行中,部分地区机械化操作,导致许多原本合法合规的宅基地被错误地调整为耕地。 一旦被认定为耕地,农民就不能在上面建房,甚至已经建好的房子也会被认定为“违法建筑”,面临拆除。
更严重的是,在一些地方,相关部门直接把“三调”数据作为执法依据,不经实地核查就判定违法,导致农民合法权益受损。 而且,由于“三调”数据已经正式启用,很多农民想要申诉,却没有明确的渠道和办法。
面对社会的广泛反映,自然资源部在2024年9月、10月和2025年1月连续发布了多份文件,明确了宅基地纠错的路径: 1.数据误判的,要及时纠正。 2.2024年9月14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强调“坚持实地现状认定地类原则”,确保数据真实可靠。这意味着,如果宅基地是被误判的,可以通过年度变更调查来恢复原本的性质。 3.卫片执法不能“一刀切”。 4.2024年10月25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度土地卫片执法工作的通知》,强调卫片执法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不能仅凭遥感影像认定违法。这个政策堵住了地方政府简单依赖技术手段执法的漏洞,让农民有了申诉的空间。 5.建立纠错机制,杜绝“唯数据论”。 6.2025年1月7日,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严格遵守“八不准”要求 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防止“一切按照数据判定”的做法。这意味着,农民可以通过举证,恢复宅基地的合法身份。 政策给出了方向,但具体执行还需要农民自己主动争取。那么,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应该怎么做? 1.收集证据,证明宅基地的合法性。 2.包括当年的宅基地批文、土地证、房屋建设合同、缴税凭证、村委会证明等。这些证据越齐全,申诉的成功率就越高。 3.向乡镇、县级自然资源部门申请复核。 4.依据最新的政策文件,向当地自然资源部门提出申请,要求对宅基地进行实地核查,并提交相关证据。 5.关注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及时申请调整。 6.国土变更调查是每年都会进行的,如果宅基地被错误划分为耕地,可以在年度调查中申请更正。 7.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 8.如果地方政府不作为,或者仍然坚持错误认定,可以寻求法律援助,通过行政复议或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虽然政策已经明确了纠错机制,但执行的力度和地方政府的态度,仍然是关键。
地方政府是否真正落实?
一些地方可能仍然存在“懒政”现象,不主动给农民纠错。因此,农民要积极争取,而不是被动等待。
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未来的国土调查和土地执法,必须加强实地核查,避免机械执行,导致新的矛盾。同时,建立更透明的申诉和监督机制,让农民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农民的损失如何弥补?
对于已经被强拆的房屋,是否有赔偿机制?对于已经迁移的家庭,如何安置?这些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政策细化和落实。
END
Copyright © 2022 北京中辽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2022027106号 北京中辽律师事务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楼金贸大厦C2座6层605/606 电话: 010-68334866 技术支持: 北京网站制作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400-9656-881、010-68334866
400-9656-881
微信号
扫码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