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2022年8月10日,经北京市司法局批准,北京中辽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审核通过,我所正式设立。中辽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及律师团队拥有多年承办全国.....【了解详情】

电话:400-9656-881、010-68334866

邮箱: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楼金贸大厦C2座6层605/606

导航链接

征地律师,拆迁律师,北京中辽律师事务所

村民非法建房超15年,是否已过追究时限?_征地拆迁律师村民非法建房超15年,是否已过追究时限?_征地拆迁律师

村民非法建房超15年,是否已过追究时限?

来源:网络   作者:征地拆迁律师

首图.jpg

首图2.jpg

2004年8月起,杏坛镇某村村民黎某未经批准非法占用位于该村东头面积为56.01平方米的土地进行拆旧改建成围墙和天井,将其与有产权证的住宅合并使用。

建设前,黎某没有办理任何用地审批手续,而且,该地块属于该村股份合作经济社所有。

2019年11月15日,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对黎某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56.01平方米的土地,拆除在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

黎某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不服,自认为占用的土地无须退还和拆除。

2019年12月3日,黎某向顺德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撤销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对其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并提出了3点理由:

一是认为按照 《行政处罚法》(2017年修正)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处罚决定书所认定的违法行为发生在 2004年间,距今已超过两年,市自然资源局对其超过十五年的行为现在才进行处罚,属于适用法律错误,该行政处罚决定应该无效。

二是认为占用该土地建设不存在违法行为,因为杏坛镇属于水乡,几乎每个村居都有河涌环绕,面临河涌那边基本上是各个农户自行建好的防洪大墙,临近河涌边报建房屋不计入房屋面积是普遍现象,因此不存在房产证上显示所占面积,无须退还和拆除。

三是认为自己从2004年建成防洪大墙、建好大门至今,邻居及生产队(村民小组)、村委会、股份社均无意见,自己的行为得到社会认可,合乎情理,属于情节轻微,根据《行政处罚法》(2017年修正)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可以不予处罚。

2020年1月10日,法院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经审理,法院查明:

1、该地块在佛山市顺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调整完善方案中属于建设用地,且案涉违法用地行为发生的上一年度该地块地类为建设用地,土地所有权属该村股份社,而黎某建设前未办理任何用地审批手续,其在佛山市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杏坛分局存放的涉嫌在案涉地块进行违法建设的询问笔录上也有过签字确认;

2、佛山市自然资源局于2019年9月21日立案调查后对黎某提出过《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在黎某没有依法限期整改违法行为后作出《国土资源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告知拟作出的行政处罚以及黎某享有陈述、申辩和听证的权利,黎某收到告知书后于2019年10月13日提出听证申请,佛山市自然资源局于10月28日向黎某送达了听证通知书,并于同年11月8日举行听证会,听取了原告的陈述和申辩意见,才于2019年11月15日作出《国土资源行政处罚决定书》,并于同年11月21日送达给黎某,程序符合《国土资源行政处罚办法》的相关规定;

3、根据佛山市自然资源局提供的对相关人员的询问笔录、该村村委会出具的证明、不动产权证、《责令停止(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及送达回证、宗地图、现场勘测笔录、现场勘测图及现场相片、土地利用现状局部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调整完善方案、核查证明等证据,黎某作为农村村民实施未经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设住宅的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其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违法行为,认为村民临近河涌边报建房屋大都不计入房屋面积于法无据。

4、黎某未经批准占用土地进行建设的行为虽然发生在2004年,但该违法行为在未恢复土地原状之前一直处于持续状态,延至今日并未终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之规定,佛山市自然资源局2019年11月15日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并未超过追究时效。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之规定,黎某的违法行为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并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原告提出邻居及生产队(村民小组)、村委会、股份社对其行为均无意见,并认为该现象其他村民也普遍存在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

最终,顺德区人民法院判决驳回黎某的诉讼请求,依法维护佛山市自然资源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案件诉讼费用由黎某承担。

图片
法律规定

《行政处罚法》(2017年修正)第二十九条: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行政处罚法》(2021年修订)第三十六条: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END


图片


图片


发表日期:2025-07-26  浏览:
邮箱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楼金贸大厦C2座6层605/606

客服咨询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打开微信